第第34讲讲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一)第十章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本章基本内容框架本章基本内容框架一、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掌握有哪些国际贸易理论、提出者是谁、理论的主要观点,•传统与当代贸易理论的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理论理论提出者提出者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2)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2.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大卫大卫·李李嘉图嘉图(1)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2)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即:两利两利相权取其重其重,两害两害相权取其轻其轻(3)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1/33.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1)赫克歇尔赫克歇尔(2)俄林俄林(1)要素禀赋在这里是指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程度,或者拥有这些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拥有这些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2)该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3)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4)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等)差异趋于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用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并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