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不良地质隧道类型及特殊要求考核等级考核频次考核分数超高频A级9/1032分总体方针“早预报、管超前、预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一、富水软弱破碎围岩1、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取超前支护措施,保障开挖工作面稳定。(2)涌水较大宜采用注浆堵水措施。(3)单线隧道宜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双线和多线隧道宜采用中隔壁法或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初期支护应尽早封闭成环。2、衬砌背后排水管道与隧道排水沟应顺畅连接,防止地下水在衬砌背后聚集对其形成压力。二、岩溶岩溶隧道施工防排水应以疏为主、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岩溶处理可采用疏导、堵填、注浆加固、跨越、宣泄等措施。应建立防灾警报系统。【2020案例】(35-5)事件4:施工人员在3号隧道某个掌子面施工时发现了不良地质的前兆:钻孔中有凉风冒出、钻孔中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沙,岩层明显湿化。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人员报告了情况。【问题】针对事件4,隧道掌子面前方应属于哪种类型不良地质?【答案】隧道掌子面前方属于大型溶洞水体(或暗河或岩溶)。岩溶隧道施工要求:(1)宜采用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及时优化调整设计施工方案。(2)岩溶隧道施工应加强洞内外观察及围岩变形、外水压力等监测,必要时对支护结构应力、应变以及地应力进行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实施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3)岩溶发育隧道,地质预报应建立以长距离物探和钻探为主,其他物探方式为辅,红外线探测连续施测的综合预报体系。【2014真题】岩溶隧道施工中,应采用以()为主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A.钻探法B.地震波法C.常规地质法D.电磁波法【答案】A【解析】岩溶发育隧道,地质预报应建立以长距离物探和钻探为主其他物探方式为辅,红外线探测连续施测的综合预报体系。【2012案例】(32-2)事件2:在隧道开挖接近岩溶30m时,项目经理部采取以TSP为主、地质雷达为辅,红外线连续探测的地质预测、预报手段。【问题】2,针对事件2,指出项目经理部做法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答案】2,项目经理部做法的不安之处及正确做法:不妥之处:采取以TSP为主、地质雷达为辅的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正确做法:地质预报应建立以长距离物探和钻探为主,其他物探方式为辅,红外线探测连续施测的综合预报体系。(4)施工前应调查地表水出露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等措施处理。(5)岩溶地段施工应结合注浆技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