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417010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堤防工程施工技术1F417011堤身填筑的施工方法堤身填筑的施工方法一、堤基清理的要求一、堤基清理的要求1.筑堤工作开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堤基进行清理。2.堤基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堤基清理边线应比设计基面边线宽出30~50cm。老堤加高培厚,其清理范围包括堤顶和堤坡。3.堤基清理时,应将堤基范围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清除干净。4.堤基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5.堤基清理后,应在第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堤基冻结后有明显冰夹层、冻胀现象时未经处理,不得在其上施工。二、填筑作业面的要求二、填筑作业面的要求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辅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2.分段作业面长度,机械施工时段长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3.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上、下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4.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时,如堤身两侧设有压载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严禁先筑堤身后压载。5.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结合坡度为1:3~1:5。6.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采用铲除或洒水润湿。7.光面碾压的黏性土填料层,在新层铺料前,应作刨毛处理。复工前进行复压处理。8.出现“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新土。9.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观测设备的埋设安装和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观测设备和测量标志完好。10.在软土地基上筑堤,或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导安全施工。11.对占压堤身断面的上堤临时坡道作补缺口处理,应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土料统一按填筑要求分层压实。12.堤身全段面填筑完成后,应作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处进行铺填平整。三、铺料作业的要求三、铺料作业的要求1.应按设计要求将土料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黏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2.铺料要求均匀、平整。每层的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3.土料或砾质土可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宜用后退法卸料;砂砾料或砾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