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员专用请勿外泄课程咨询:环球网校学员专用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节货币政策【知识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原因包括:(1)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控性:央行可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2)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测性:该利率与各种支出变量有稳定联系,央行可通过收集各方面资料对利率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测。(3)短期市场利率具有相关性:该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资金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改变其行为,最终达到收紧或放松银根等目的。货币供应量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的货币总额。(1)就可测性而言,是因为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2)就可控性而言,流通中货币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虽然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通过对流通中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的控制(3)就相关性而言,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就能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1)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往往因为其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而不易为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2)基础货币: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要求,数字一目了然,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通货膨胀率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钉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