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鲁航,张诗琢(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在教育领域,教学开始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并逐渐融入线上教学(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这一发展趋势,高校的教学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现阶段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美国传播学家戴维·贝罗的SMCR传播模式对英美文学课SPOC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基于SMCR传播模式的SPOC教学模式概述(一)SMCR传播模式1960年,戴维·贝罗在拉斯韦尔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SMCR传播模式。这一传播模式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方面,SMCR传播模式明确定义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信宿(Receiver)。另一方面,SMCR传播模式明确了影响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中,信源是指信息的发布者,其受到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系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是指传播的内容,涉及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图像与音乐等)、内容(为达到其传播目的而选取的材料)及处理(对选择的符号和内容进行安排)。信道是指信息传播的渠道,如各种感觉器官、报纸、杂志、播音、电视等。信宿是指信息接收者,与影响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教学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开始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逐渐融入线上教学。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英美文学课的课程特点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选用贝罗的SMCR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围绕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信宿(Receiver)四个维度对英美文学课SPOC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课堂设计,以期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关键词SMCR传播模式;英美文学课;SPOC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59(2023)16-0054-03基于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