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024·4技术推广·推广园地哲理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1水磨镇基本情况水磨镇位于鲁甸县中部,鲁甸县城西南部。全镇土地总面积270.94km2,耕地面积5951hm2,人均耕地1667m2,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回族4种民族。海拔1680~3315m,年降雨量600~1100mm,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6.8℃,年平均气温9.3℃,全年无霜期超过150d。水磨镇海拔高,气候冷凉,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属水磨镇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水磨镇重要经济支柱作物之一。因各种因素制约,致使水磨镇马铃薯产量偏低。2制约因素2.1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种植品种选择不当,盲目跟风种植;怕风险、怕投入,不愿引种最新品种;不重视对现有品种的更新换代,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不重视更新现有种植技术。水磨镇马铃薯种植从最初的米拉、地龙1号等老品种到现在的云薯系列、丽薯系列、威芋5号等,中间经过的品种为数不多,种植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种是会-2号。其次,现有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普遍采用传统牛耕方式种植,种植技术无法得到更新。改进措施促进高寒山区马铃薯创高产吴满聪(鲁甸县水磨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云南鲁甸657109)2.2种薯处理不当水磨镇马铃薯种薯多是农户自留种,极少购买新种薯。播种前未经仔细挑选、晾晒、拌种及杀菌灭虫处理,即使有少数拌种或浸种的也未按要求操作。例如2018年,水磨镇新棚村徐家沟社一种植户在播种前用赤霉素浸种,按要求只浸种5~15min即可,其却浸种12h以上,使得薯苗细长、弱小,最终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3不重视轮作和整地忽视合理轮作和选地整地质量,种薯生长土壤环境不良。多数种植户认为马铃薯适应性强,种植在任何土壤中都能获得高产,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种植。耕作上劳动力投入不够,有的地块甚至不经过秋翻晒垡,到春季一边耕一边播种,导致越冬害虫多、病菌多,马铃薯产量无法提高。2.4施肥不当施肥比例失调,影响中后期块茎增产。农户普遍仍遵循“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传统施肥观念,认为肥料越多越好,不按马铃薯需肥规律和生长发育阶段施肥。有的农户为增加经济收入,常年在外务工,播种时没有农家肥可施或农家肥施得很少。为节省劳动力,播种时把马铃薯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施足,后期不再追肥,由于肥料持续时间等因素,562024·4技术推广·推广园地名言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导致薯块膨大期肥力不足,严重影响产量。2.5管理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