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建筑工程设计技术1.1建筑物的构成与设计要求1.3建筑结构体系和设计作用(荷载)建筑物分类与构成建筑设计程序与要求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技术要求按用途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共建筑按层数和高度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超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建筑物的构成结构体系维护体系设备体系地上结构:墙、柱、梁、屋顶地下结构:基础屋面、外墙、门、窗给排水、供电、供热建筑设计程序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设计建筑设计要求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考虑建筑美观要求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允许噪声级室内热工环境热工设计原则室内空气质量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构造要求抗震体系与设计地震的震级及烈度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甲、乙、丙、丁4类抗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消能器的选择、施工验收等规定隔震措施隔震支座结构可靠性要求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结构工程的适用性影响位移因素(1)荷载(2)材料性能(3)构件的截面(4)构件的跨度(最大)裂缝控制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结构设计基本作用(荷载)作用(荷载)的分类按随时间的变化分类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偶然作用直接作用永久作用可变作用间接作用温度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偶然作用结构作用的规定永久作用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雪荷载和覆冰荷载风荷载偶然作用建筑物的分类《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按规模和大小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自然通风设计遮阳设计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就越小。反之,距震中越近,烈度就越大。标准设防类、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适度设防类建筑工程的抗震体系的规定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规定一般规定混凝土结构房屋砌体结构房屋圈梁、构造柱或芯柱1.2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要求楼地面基本构造要求楼面构造地面构造墙体基本构造要求墙体建筑构造墙身细部构造勒脚、散水、防潮层、女儿墙等楼梯和电梯基本构造要求楼梯的建筑构造防火、防烟、疏散的要求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电梯的设置门和窗基本构造要求门窗构造要求门的设置规定窗的设置规定天窗的设置规定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卷帘构造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