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管理实践CHINESECOMMUNITY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4年第40卷第2期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简称孕优)均是我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近年来,这两个检查检查项目伴随中国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我国各地区广泛普及、开展并取得成效,为降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作出积极贡献[1]。笔者结合在基层婚前孕前咨询指导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保障婚前孕前工作质量提供有益参考,现报告如下。我国婚检和孕优项目实施概况我国2010年的婚检率为31.0%,2020年提高到了68.4%,已有24个省推行免费婚检政策[2-3]。孕优项目已扩展到31个省市自治区、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孕优检查率约96.4%[4-5]。我国已构建一整套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三级预防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婚前孕前咨询指导是婚检和孕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6-7]。基层婚前孕前咨询指导工作中的难点婚前孕前咨询指导工作质量难保障:①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工作繁忙,传统节日(如劳动节、国庆节)和特殊日期如2月14日、5月20日参加婚检的人数较多,直接影响医患沟通时间,难以保障工作质量。②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因子女在家中无人帮忙照顾,带子女一起参加孕优检查的育龄夫妇增多,直接影响受检者参检意愿。③人们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和疾病较为重视,但了解度较低,因此提出较多疑问,医师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检者解释清楚,导致受检者易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易引起纠纷[8-10]。④某些突发情况,如断电、断网等,导致受检者信息无法导出、录入,可能需较长时间等待,易引发受检者不满。咨询指导的时间段难达标:2002年修订版《婚前保健工作规范》[11]和2010年版《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12]是婚检和孕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向育龄夫妇科普优生科学知识的要求。《婚前保健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4.02.055摘要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中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二者共同构建起三级预防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婚前孕前咨询指导是针对准备婚育的男女双方进行的以生殖健康为核心,与结婚和生育有关的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该文结合基层实践工作,总结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