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艺术家Theartists中国标志设计大家陈汉民设计思想探析——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吴凡吴卫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标志还只局限于一些特定国营企业商标,形态复杂,样式陈旧,颜色以单色或黑白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起色,但是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设计理念的匮乏,标志设计并没有得到深入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标志设计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标志内容逐渐丰富,形式多样,色彩绚丽,逐渐迎合市场需求,审美标准、行业文化特征更加突出,中国标志设计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陈汉民作为平面设计界的常青树,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标志设计发展。作为中国标志设计大家,陈汉民提出了“中国精神、民族情感、国际眼光”的设计主张。对于中国设计,他认为中国特色的道路才是一条希望之路,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代接轨,对待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陈汉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交织的见证者,参与了许多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等国家级重要设计项目,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让中国设计走在时代前沿,奠定了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使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舞台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一、陈汉民简介陈汉民(1931—2022),他从小在上海长大,童年时期对小人和月份牌上逼真的广告画痴迷,从此便对商业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岁便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读工商美术专业。1952年,由于全国院系调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入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陈汉民也由工商美术专业变为实用美术系。1953年,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并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陈汉民进入实用美术系染织专业。1955年,陈汉民毕业,同年攻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师从徐振鹏、袁迈两位先生,其间追随多位教师学习,如张光宇、庞薰琹等设计大师。从最初的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到传统图案的研究,老师们的设计思想、设计观点,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陈汉民,奠定了陈汉民扎实的美术设计基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陈汉民随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继续研究生的学习。为了积蓄力量,培养师资,研究生二年级的陈汉民被选定为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对象。1957年,他前往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实习,拜师于著名商业美术设计师倪常明门下。同年,陈汉民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研究生毕业并下放劳动。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