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诵读经典,传承文化———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探析张芳(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街小学,甘肃张掖734100)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道德规范。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学经典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讨了当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经典诵读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教师应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认真汲取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实现文化传承,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内涵。一、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1.概念界定国学经典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本文所探究的国学经典,是选取其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促进学生发展并且可以反映出其学科体系的相关内容,比如学生比较熟悉的《诗经》《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即文明演化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人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总体表现,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比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技艺、理论、忠孝仁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而且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2.通过国学经典教学实现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师有计划地实施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国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国学经典教学有两大意义:一是引导学生汲取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二是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二、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国学经典教学,没有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