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1298卷第3期◆教艺频道语文教学通讯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劳动增智慧田园育素养Mar.,2024Vol.1298No.3新劳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实践性习作教学策略蒋有兵王彩君(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学校,浙江杭州311700;淳安县实验小学,浙江杭州311700)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新劳动教育正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新劳动教育背景下,积极探索小学习作教学的具体途径,能为乡村儿童的语言实践和积累运用提供具体生动的情境和内容支架。关键词:乡村小学新劳动教育实践性习作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24)03-0060-03DOI:10.13525/j.cnki.bclt.202403020作者简介:蒋有兵(1984一),浙江淳安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王彩君(1993一),浙江淳安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同时,《课标》对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作了进一步细化阐述,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经验性。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也特别强调应通过观察、思考日常生活,走进大自然,参观访问等实践性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这给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但遗憾的是,笔者在乡村小学任教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习作表达与交流仍然存在兴趣不高、内容干癌、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160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24.3认为在乡村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乡村田园优势,以当前倡导的新劳动教育为载体,通过实践性习作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丰富习作的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一、聚焦单元学习目标,巧设实践性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