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医学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研究李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00)摘要: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学高职院校应将劳动理论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体系,将劳动实践教育与医学专业实践相结合,依托校内外各种专题和社团活动,构建适合医学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劳动教育架构。关键词:劳动教育;医学专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3)21-0065-03灾燥造援41圆园23晕燥援21卫生职业教育德育与素质教育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医学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2020SK12925B003)劳动创造智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尽管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被淡化、弱化、边缘化的现象有所改观,并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但在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标准中却仍很少体现。医学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劳动是医学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特有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带来技术革新、理论创新,取得新的科技成果,故劳动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2],也是关乎国民健康的关键因素。医学高职院校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如何在专业课程标准中传承、凝练和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形式、内容、价值取向等,从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1劳动教育在医学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现状1.1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中缺少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医学高职院校被淡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一直存在,表现为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劳动教育。医学起源于生产劳动,通过劳动,人类祖先发现了可用于治疗的砭石、草木质针和骨针等,可作为药物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积累了很多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训、见习、实习来验证,这种反复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劳动技能培育和实践锻炼,是医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1.2缺乏有效的劳动课程内容高职生与本科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高职生的理论水平比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