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第43卷增刊第1期四川地质学报Vol.43Suppl.No.1Aug.,2023拉萨市城关区扎西林卡后山崩塌风险评价及防治建议陈刚,魏龙,张显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扎西林卡后山崩塌为西藏拉萨地区及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崩塌类型,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工程测量、地质测绘等工作手段,初步查明了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危岩体分布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赤平投影法作出稳定性评价,并基于ROCKFALL进行了失稳危险性评价;确定了成因机制、稳定性、崩塌落石运动轨迹、运动距离等,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对拉萨市周边及类似灾害的评价、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崩塌;风险评价;成因机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P642.21DOI:10.3969/jissn.1006-0995.2023.S1.009研究区位于拉萨河流域内,隶属于西藏拉萨城关区蔡村,地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偏东部位,南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潘桂棠和肖庆辉,2009),主构造线呈南北挤压的东西向展布。地形相对高差大,是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郑青海和李云鹤,2020)。自有记录以来,因降雨等原因,多次发生小型崩塌,砸毁下方房屋,对下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在对扎西林卡后山崩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研究,以对城关区周边的地灾防治提供一定参考。1地质环境条件1.1地形地貌研究区位于拉萨河流域南岸(图1),位于构造侵蚀高山-中高山河谷地貌区,沟谷切割强烈,坡度整体35°~48°,局部达65°~79°,地形高陡,相对高差达115.58m,且局部临空;山体多为裸露岩石;北东为香嘎西沟,山体前缘坡脚地形相对平缓,为牧民聚居点。斜坡坡度较大、存在临空面,高差大、岩石裸露等为崩塌(图2)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95(2023)S1-0047-06图1研究区位置图1.2气象水文研究区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徐琳等,2021),昼夜温差大。近年平均降水量495.7mm,6~9月总降水量达到422.3mm,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85.2%;极端最大降水量637.80mm,极端量小降水量359.80mm,日最大降水量50.50mm(徐琳等,2021),具有降雨量年变化差异大、降雨期集中的特点。1.3地层岩性研究区主要出露的为第四系及大面积发育坚硬的侵入岩岩组(徐琳等,2021)。出露地层主要为两个图2扎西林卡后山崩塌全貌收稿日期:2023-06-09作者简介:陈刚(1987一),男,四川南充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