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人物述林036JIANGHUAIWENSHI1958年6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正式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大学的建议”。6月8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担任新成立的建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自那时起,严济慈的名字,就与中国科大紧紧联系在一起。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中国科大历史上,曾历经三次创业:北京建校、科教报国(1958年—1969年);南迁合肥、敢为人先(1970年—1992年);矢志创新、追求卓越(1993年至今)。这三次创业历程中,严济慈与中国科大“同呼吸、共欢乐”,为学校建设鞠躬尽瘁,特别是在前两次创业中,他为学校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根据资料记载,严济慈多次参加学校系主任会议,与其他科科学之光攀高峰严慈相济育英才——严济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爱华/文·江淮文史·037JIANGHUAIWENSHI人物述林学家一起为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商定各系学生名额分配方案、勤工俭学、师资建设等具体工作。1961年,严济慈出任中国科大副校长,此后直至1980年,严济慈担任中国科大副校长一职长达20年。其间,他参与领导了学校的第一次创业以及南迁安徽后的恢复与重建。在北京办学期间,他分工负责领导全校的教学、教务处工作,以及4个系和2个教研室的工作。学校认真贯彻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打破理工分家的学科建设模式,提出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科学的创新意识、扎实的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确立了中国科大的教学工作方向,培养了无数优秀毕业生。此外,他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使刚成立才几年的中国科大,名列我国重点高校第四。时间的指针来到1978年。这一年,中国科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开创两个“第一”,产生了重要影响:创办第一个少年班,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办第一个研究生院,严济慈出任首任院长。严济慈非常关心少年班的发展,多次为少年班题词,寄语少■严济慈为中国科大建校30周年题词·江淮文史·人物述林038JIANGHUAIWENSHI年大学生。1978年3月8日,中国科大少年班在合肥正式成立。4月29日,严济慈专程从北京到合肥,看望少年大学生,为少年班题词:“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年9月20日,严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