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讲述056JIANGHUAIWENSHI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文简称中国科大)在北京正式成立。她的诞生,被誉为我国教育史和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所大学的诞生像中国科大那样,寄托了众多开国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深厚期望。1970年,中国科大从北京南迁合肥,开启了城校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历程。50多年来,中国科大扎根江淮大地,与安徽发展同频共振。在安徽的倾情支持下,中国科大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逐渐成长为“英才之摇篮、创新之重镇”,不断刷新合肥创新指数,提升安徽科教气质,助力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皖中之城合肥,逐步“蝶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教名城”,不断推动安徽科教事业高质量发展。肇始自京华南迁至合肥中国科大的筹建,只用了111天。这一速度,创造了历史。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1956年,党中央发在那科学的高峰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科教事业刘爱华/文·江淮文史·057JIANGHUAIWENSHI讲述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出《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发展前沿、尖端科技,填补空白、薄弱学科成为当务之急,“两弹一星”研制也被列入议事日程。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成员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新建的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及同时建立的新西伯利亚大学,受到很大启发。访苏归来,在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等一批科学家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党组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和中宣部写报告:“提议由科学院试办一所新型的大学。”6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邓小平作出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校址另议。”紧接着,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同志都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6月7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聂荣臻副总理在大会上表达了对学校的期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还应该是既掌握坚实的科学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技术操作方法的全面人才,要使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为题,在显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