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I美5时代美学2023/08康德美学从“宇宙之美”起步的壮丽开篇《宇宙发展史概论》的美学内容文/曾永成摘要:康德早期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对“宇宙之美”及其生成本质的论述,是康德美学思维的壮丽开端。他把宇宙视为多层级的系统,描述宇宙自我生成的趋向,赞赏其崇高的景象,指出其向美向人生成的目的,并从自然自身的“最高智慧”探究其生成的根源,实现了对目的论的批判性跃升。其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自然的整体性的美的观念,彰显出康德美学中生态思维的重要基因。关键词:宇宙之美;自然秩序,最高智慧,整体的美如果只看书名和目录,很难把《宇宙发展史概论》Q这本书与美学联系起来。就笔者所见,国内外两百多年来对康德美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上卷《审美判断力批判》。比如,在中国,宗白华和朱光潜就是如此。后来也有超越这个范围,把研究的视野往前推到前批判时期的《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1763)并兼及《实用人类学》和康德身后辑录的一些札记的"。对于《判断力批判》,邓晓芒主张与其将其看作美学性质的著作,不如看作人类学性质的著作。他认为:“康德的三大批判合起来便构成与《实用人类学》相对应的“先验的’人类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哲学人类学”。”24-5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判断力批判》就“是理解康德人本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是真正深人理解其美学思想的关键”[215。但是,在具体的论述中,对于《判断力批判》的下卷《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美学内涵及其意义却语焉未详。在这样的视域中,就不仅不会注意到《宇宙发展史概论》的美学内容,而且不可能深入认识其与康德的人类学及其美学的深刻关系,更不可能认识康德哲学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总体精神了。笔者以为,这部科学著作作为康德美学思维的壮丽开端,对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康德的美学思想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应当予以重视。一、宇宙之美这部全名为《宇宙发展史概论或根据牛顿定理试论真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的著作出版于1755年,这年康德35岁。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恒星的规则性结构综述兼论这类恒星系的大量存在;第二部分为关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天体的形成,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它们在整个宇宙中、与其在行星系中的规则性联系;第三部分为以人的性质的类比为基础,对不同行星上的居民进行比较的一个尝试。在前言中,康德说:“如果秩序井然而美好的宇宙,只是受到一般运动规律所支配的物质所起作用的结果,如果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