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LinguisticsNov.2005No4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社会语言学概论》郭锦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97(2005)04-0125-03众所周知,“社会语言学”(Sociallinguistics)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哈佛·丘里(H·Cu而e)最早提出的。随后,这一语言学新学科在60年代初的美国蓬勃发展起来,不少语言学者纷纷发表有关社会语言调查、论文、专著。1964年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组成社会语言学委员会。1968年美国政府还制定双语教育法令。自此,社会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也发表了不少社会语言学专著。1983年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恐怕是这方面最早的一部专著。随后,有关社会语言学的译著、译文集和专著便纷纷问世。由戴庆厦主编的《社会语言学概论》一书是作为陈章太、于根元总主编的“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之一出版的。此书的编者有陈章太、傅爱兰及其他学者。这部社会语言学教材于20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是目前最新的一部社会语言学著作。其内容既系统又全面,包括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和主要问题。全书共有9章,各章标目是:什么是社会语言学;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语言与阶级、阶层;语言与行业、职业;跨境语言的变异;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语言的文化变异;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笔者通阅了这部教材,深感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语言学专著。全书中有大量的我国汉语及其他各语种的社会语言调查资料。这与欧美的社会语言学很不相同。它以分析中国境内各种语言的社会性为根基,兼述境外其他语言。据笔者愚见,这部“教材”具有如下三大特点:1以我国汉语,尤其是各少数民族语言的丰富材料为基础,阐述语言与社会的种种复杂关系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在“教材”中,有关语言的性别差异,举出北京话中的“女国音”,现代北京男青年中的流行语以及贵州台江县稿午寨苗族、荔波县瑶族和布依族、东北鄂伦春族的许多语言材料。在有关语言的年龄差异方面,举出材料有:南京话、北京话、广东韶关话、福建宁德碗窑闽南方言岛、云[收稿日期]2005—06—09[作者简介]郭锦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汉语与文化。万方数据126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4期南马关术厂乡的傣语、梁河村的阿昌族语、四川的普米语等。在有关混合语方面,西方的著作常举出英、法、西班牙、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