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法律价值观变化与行政法回应———从行政法制民主化和注重运用条理法的视角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走向经济民主化,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引起法律价值观变化值得关注;在北京进行的典型调查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现代法律价值观正逐渐丰富;行政法制革新要积极回应法律价值观的变化,从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推动民主化进程;在新形势下要深化改革、更新观念,还要注重认知和运用条理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律价值观;行政法回应;行政民主化;行政条理法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75(2012)03-0001-16*价值观是指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的观念。具体地说,它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稳定、基本的看法,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从微观角度说,价值观是人们内心深层的信念系统,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的作用,构成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调整着人们的行为;从宏观角度说,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灵魂,代表着社会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基本判断,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观念传递、灌输给个人,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消费观念等各领域的具体价值观念,经过抽象、概括和提炼、升华,会形成总的、一般的价值观念。法律价值观乃是法律系统满足人类需要的评价,社会对法律系统需要的评价标准与人的终极关怀有关,与法律的精神有关,是人们从法律系统本体的角度对某类事物价值的稳定、基本的看法。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受到各国关注,它所引起的法律价值观变化以及行政法回应现象也值得研究,关注和研究法律价值观变化是深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法律价值观变化(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走向民主化在讨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时,近些年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中国已进入第二代改革。他们认为:第一代改革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鼓励竞争,依靠政策调动人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131期)*收稿日期:2012-01-12基金项目:此系2010年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研究规划课题之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34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