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本期焦点THEFOCUS责任编辑:林锦火羲编者按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随着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地位的日益彰显,国家高度重视并着力发展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以提高国际文化竞争力。因此,以版权为核心和前提的交易、交流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版权在电影产业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它是电影产业得以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的基础。只有版权得到有力的保护和利用,才能激发和保证产业的创新性,才能促进后续的版权管理以及销售和利用等各个环节,从而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成为双刃剑,在大大扩展电影传播领域的同时,也使电影版权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迫切,给电影业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出现的一些影视公司起诉互联网侵权行为,以及影视公司以影视产品的版权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等现象,都一定程度地说明了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重视电影版权的保护和利用。但从总体上来看,整个业界对电影版权的认识度和重视度还很薄弱,电影版权保护的现状还不容乐观,与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趋势也很不相称。所以,本期我们将关注焦点集中在中国电影版权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希望能引起业界人士以及读者朋友对电影版权保护和利用的重视和关心。尹:这几年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各项收入增加很快,但目前我国电影的收入来源还比较单一,主要靠票房收入。2008年,票房达到43亿元,加上综合收入,总计八十多亿元。但这八十多亿元的收入中,除了43亿元的票房外,另外的四十多亿元中有二十多亿元来自于进口影片的票房,还有十几亿元来自于电视广告收入等。总体来讲,中国电影基本都依赖于影院票房,影院票房大概占我国电影收入的70%以上。而美国电影的国内票房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不超过35%,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版权经济,每一个销售渠道的间隔时间都最大化。从一轮影院——二轮影院——付费电视——音像租赁——音像零售——开路电视,加上现在的新媒体,每个渠道的间隔都在三个月左右,全渠道销售周期长达一年半左右。这种多渠道多窗口市场的前提是没有盗版,这样每个销售渠道的市场效益才能得到保障,消费者剩余被最小化。所以,其影院之外的收入大概是国内收入的三倍,包括海外票房收入,这体现了电影版权经济的特点。但是在中国,基本上是电影一上映,一周内就要出正版的音像产品等,否则盗版就出现了。所以,这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