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及其成因。2.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4.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推算方法。一、昼夜交替1.概念(1)昼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2)夜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晨昏线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日落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判断1.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存在昼夜现象。(×)2.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时。(√)3.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相同。(×)二、时差1.地方时(1)成因(2)规律2.时区和区时名称时区区时属性范围时间产生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关系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2)内容: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分界线。(3)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判断1.北京时间就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2.经度相同的地区,地方时相同。(√)3.过180°经线时,日期一定变更。(×)4.180°经线以东为东十二区,以西为西十二区。(×)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思考在下图中用实线箭头标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后的方向。答案探究点一时差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名女婴“姐姐”,时间是2019年1月5日11:30。接着,又产一女婴“妹妹”。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参考“世界时区分布图”,讨论下列问题。1.时区是如何划分的?答案从本初子午线的0°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各7.5°组成一个15°范围的区域,这就是中时区,然后每15°一个时区向东、西各划分到东西十一区。最后剩下180°两侧各7.5°,分别称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合称十二区。全球共24个时区。2.怎样进行区时计算?答案先计算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之间的时区差,按照“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得所求地点的区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