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知识点梳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表现①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斜、向斜、褶皱山脉、断层、地堑、地垒、断层山脉、裂谷)及海岸山脉,岛孤链。②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只能形成变质岩。③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喷发及内生矿床,金属矿床。④地震及地热资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对地表影响塑造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山岭和低地——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削低高山,填平低谷,总的趋势使地表平坦内外力关系①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塑造地表形态;②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③内、外力作用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④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内外力作用的主次不同。2.五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一连续的过程,其作用规律如下:3.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类型成因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岩石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下,原来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片理构造大理岩(石灰岩)、板岩(页岩)、石英岩(砂岩)、片麻岩1.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2.三大类岩石中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必是沉积岩。4.外动力作用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地貌类型地貌形态及特征分布地区风成地貌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城堡、戈壁、裸岩荒漠、新疆的雅丹地貌干旱内陆及邻近的半干旱地区风积地貌沙丘(新月形、长垄状、蜂窝状)、沙垄和沙、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河流地貌侵蚀地貌水蚀在上中游和山区,河床加深加宽,形成“Ⅴ”形谷;在下游和平原地区,侵蚀两岸形成槽形谷、瀑布湿润、半湿润地区山区、黄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