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重要作用。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很快,全球变暖备受关注。下图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有()A.地球上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B.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近300年来,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大气成分的化学反应③两极冰山的融化④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3~5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5.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至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汇集的现象称为冷湖。下图示意2021年2月23~24日我国北方某峡谷冷湖出现前后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该次冷湖现象形成于()A.23日17:00之前B.23日17:00~19:00C.23日19:00~23:00D.23日23:00~24日8:007.该次冷湖形成和消散的方向分别是()A.自上而下,自上而下B.自上而下,自下而上C.自下而上,自下而上D.自下而上,自上而下8.在该次冷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该地的天气特征是()A.晴朗微风B.大风降温C.阴雨连绵D.温和湿润9.(2023·湖南长沙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假期间赴甘肃进行考察,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6分)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们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2)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6分)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cm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3)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