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3页学习目标1.集合的基本概念、空集、子集和真子集、集合的相等;2.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四种命题形式、等价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4.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交集、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义,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5.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6.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能在简单问题的情景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或充分必要性。知识梳理重点1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那么A是B的子集,记作A⊆B.(2)相等的集合:如果A⊆B,且B⊆A,那么A=B.(3).真子集:A⊆B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记作A⊆B.重点2集合的运算:(1)交集:A∩B={x|x∈Ax且∈B}.(2)并集:A∪B={x|x∈Ax或∈B}.(3)补集:CUA={x|x∈Ux且∉A}.重点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如果P⇒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Q,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命题P与命题Q是等价命题。重点4有关概念:1.我们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2.数集有: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4.用平面区域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集合的图示法,所用图叫做文氏图。5.真子集,交集,并集,全集,补集。6.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等价命题。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注意:1.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各不相同的。专题01集合与命题复习与检测试卷第2页,总3页2集合与元素的属于关系与几何之间的包含关系,两者不能混淆。3.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1)充分性的证明:A⇒B.(2)必要性的证明:B⇒A.4.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因此它们是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例题分析例1.已知集合,,则()A.B.C.D.【答案】B【详解】因为集合,,所以,故选:B.例2.已知与皆是定义域、值域均为R的函数,若对任意,恒成立,且与的反函数、均存在,命题P:“对任意,恒成立”,命题Q:“函数的反函数一定存在”,以下关于这两个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是()A.命题P真,命题Q真B.命题P真,命题Q假C.命题P假,命题Q真D.命题P假,命题Q假【答案】D【详解】由题,可设,与,与其反函数,均存在,试卷第3页,总3页命题:对任意,恒成立”由图象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