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充要条件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01充要条件的判断02充要条件的证明03充要条件的应用目录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重点、难点)2.会求(判断)某些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重点)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难点)学习目标充要条件(1)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条件,简称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q,那么p与q条件.(2)若p⇒q,但q⇒/p,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q⇒p,但p⇒/q,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p⇒/q,且q⇒/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充要互为充要概念5[探究问题]1.记集合A={x|p(x)},B={x|q(x)},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集合A,B的关系是什么?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呢?提示: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B,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BA.62.记集合M={x|p(x)},N={x|q(x)},若M⊆N,则p是q的什么条件?若N⊆M,M=N呢?提示:若M⊆N,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N⊆M,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M=N,则p是q的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看充分、必要条件(1)依据设集合A={x|p(x)},B={x|q(x)}.若x具有性质p,则x∈A;若x具有性质q,则x∈B.若AB,⊆就是说x具有性质p,则x必具有性质q,即pq.⇒类似地,BA⊆与qp⇒等价,A=B与pq⇔等价.(2)结论如果把p研究的范围看成集合A,把q研究的范围看成集合B,则可得下表.当所要研究的p,q含有变量,即涉及方程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或者与集合有关或所描述的对象可以用集合表示时,可以借助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利用Venn图或数轴解题.记法A={x|p(x)},B={x|q(x)}关系ABBAA=BA⊈B且B⊈A图示结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互为充要条件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充要条件的判断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p是充要条件?(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3)p:xy>0,q:x>0,y>0;(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一个根,q:a+b+c=0(a≠0).解(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p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2)因为“若p,则q”是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们均为真命题,既p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3)因为x>0时,x>0,y>0不一定成立(为什么),所以pq,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