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等高线基本知识及实际运用。(2020·浙江高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D.冰川侵蚀作用【答案】1.B2.D【解析】1.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1小题必练1:等高线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B。2.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选D。经常进行户外登山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这种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登山过程中必须知悉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图1示意某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驴友一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可能是A.1180米B.1220米C.1280米D.1320米2.如果驴友在③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A.东北B.正西C.东南D.正北3.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出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1.C2.C3.A2【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1.据图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图中显示,山顶湖盆北边有一个鞍部缺口,其海拔高度1250~1300米之间,当湖水水位达到这一高度时,湖水就会从该缺口外泄。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故选C。2.据图可知,③位于河谷地带,如果驴友在③处突遇湖水外泄时,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图中指向标可知,应向东南或西南方向逃生。故选C。3.据材料可知,时间为十月一日左右,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出,结合图中指向标,①地东南方向无障碍,因此最早看到日出,A正确;②、③、④地东南方向有山顶或山脊阻挡视线,因此看到日出较晚,B、C、D均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中河流缓缓流入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图中悬崖处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10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