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了解四季更替现象和五带的划分。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3.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2)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纬度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纬度带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太阳直射两次判断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极昼现象出现时,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太阳高度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3.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四季更替(1)成因(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范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天文四季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气候四季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2)五带划分判断1.热带与寒带地区四季变化最显著。(×)2.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探究点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影响冲着“稀缺小高层(15层),层高达3m,楼间距60m”的宣传广告,我国南方某市(21°34′N)一些市民先后在该小区购买了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层数没变,但楼房的间距仅为40m。为此,该小区的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该小区楼间距至少为多少米?答案45m。2.在下图中画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变化曲线,并总结变化规律。答案变化规律:①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②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