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9河谷的演变(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嘉陵江干流及其两条支流(渠江和涪江)古地理时期就在合川汇集,构成“三水汇流”格局(图1),对嘉陵江干流合川以上河段曲流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古地理环境变化导致现今河曲深切嵌入基岩之中。图2示意“嘉陵江某曲流河段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三水汇流”对嘉陵江合川以上河段曲流发育的影响主要是()A.水位增高,河床下切强度增大B.下蚀增强,导致溯源侵蚀加剧C.带来泥沙,淤积合川以上河道D.侧蚀作用增强,促进河曲发育2.推测古地理环境变化可能是()A.降水增多,流量增大B.气温降低,冻融增强C.地壳抬升,流速加快D.植被减少,侵蚀增强3.关于曲流河段说法正确的是()A.甲侧不会出现崩坍现象B.乙侧沉积物粒径较大C.此河段易演变为牛轭湖D.两侧阶地沉积物相同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①河流上游②风力作用③河流两岸④冰川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6.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A.河流流速显著加快B.溯源侵蚀受抑制C.河流水位明显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大(2023·广西南宁模拟)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为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某河谷崖壁上与洞穴内均分布有多处壶穴,崖壁上不同高度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大,洞穴内的差异却很小。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剖面及壶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壶穴内壁较为光滑是因为长期受到()A.流水溶蚀B.风化剥蚀C.风力吹蚀D.水砂磨蚀8.崖壁低处壶穴内壁整体比高处的光滑,据此推测该河谷曾经历()A.河床下切B.断裂下陷C.崖壁崩塌D.河流改道9.洞穴内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小,主要原因是洞穴内大气()A.密度、温度稳定B.湿度、气压稳定C.温度、湿度稳定D.气压、密度稳定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10~12题。10.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