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新教材数学研修班训练营专家引领•名校参与•名师共创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与作者共同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集合的概念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集合的含义,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元素与集合的属于或者不属于关系;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的含义,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2)识记常用数集的专用记号。(3)能用自然语言,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表示一些简单的具体的集合。(4)能进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Venn图)、符号语言间的转换,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的集合,提升数学抽象素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下面几个例子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1~10之间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所有的正方形;(4)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5)方程的所有实数根;(6)地球上的四大洋。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教师提示:对于学会表述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点拨,并分析这些例子的研究对象。学生回答:偶数2,4,6,8;第2页共10页新教材数学研修班训练营专家引领•名校参与•名师共创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与作者共同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高一学生;正方形;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点;方程x2−3x+2=0的实数根1,2;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研究对象.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的核心是明确研究的具体对象。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问题2: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回忆,思考,讨论交流。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初高中过渡的桥梁,从回顾旧知到学习新知,通过回忆,交流,让学生明白集合并不陌生,在初中已有接触。借助以前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出集合的概念,并为后面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