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平原的形成第一部分第五章第3讲课时30[基本概念]河流堆积作用、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凹岸、凸岸、曲流、牛轭湖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基本原理]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1.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与种类•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三种类型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发育在山前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冲/洪积扇的形成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流速快,侵蚀力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泥沙堆积条件泥沙堆积位置冲/洪积扇的形成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扇顶扇缘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变小,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洪积—冲积平原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与河漫滩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这是冲积平原主体,河漫滩平原常沿河呈带状分布。三角洲与三角洲平原•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形成与变化(1)形成: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变化①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沉积环境(沉积空间:河流入海处地势陡峻;海水运动:洋流等带走泥沙;地壳沉降)。②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2.河流堆积地貌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