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土壤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准,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掌握观察、认识土壤的基本方法2.理解并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3.理解土壤的功能,了解土壤养护的基本方法知识点01观察土壤1,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由、、和四种物质组成。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土壤、土壤等方面进行。2,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等。3,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和,在野外可根据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4,砂土成分以占优势,孔隙多,孔隙少,通气、透水性,保水、蓄水性能,而且有机质,保肥性能,但易耕作。5,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6,黏土成分中占优势,通气、透水性能,蓄水、保肥性能,而且有机质分解,积累,保肥性能,但质地,不易耕作。7,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和的结果。在自然土壤中,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土壤。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层、层和层。表1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枯枝落叶层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为主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色或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紧实,呈色或色母质层疏松的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表1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耕作层又称层或层,土质,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作用自然土层未经,不利于作物生长【即学即练1】自然土壤剖面由上到下的土层依次是()①母质层②有机层③淀积层④腐殖质层⑤淋溶层A.①③⑤④②B.④②③⑤①C.②④⑤③①D.②④⑤①③知识点0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等。2,成土母质是岩石的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矿物质的和状况,影响土壤质地。3,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也是最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