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专练(2020·山东地理)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1~2题。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答案1.C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小王夫妇因外出打工无法管理自家的耕地,因而效仿一些年轻人的做法栽植基本不用管理的杨树而获取一定收入,充分说明了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投入少,使农民能够脱离农事活动外出打工,选C。第2题,“农地杨树化”对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在种粮大户手中进行机械化生产,既能保障农作物种植面积,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剩余劳动力也可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效益,D对。加大开荒力度,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劳动力投入更多,与当地农民外出就业获得更高收入相违背,不可取,A错。当地种植杨树是想减少劳动力投入,并不是因为木材需求量大,B错。种植杨树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当地粮食种植比例依然比较大,暂时不会带来粮食短缺问题,故不需要增加粮食进口,C错。(全国文综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答案3.C4.A5.B解析第3题,黄河下游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年降水量800mm线)以北,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为主,该地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均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A错。读图可知,长江中游区、淮河下游区为稻谷余粮区,B、D错。珠江下游区由于非农经济快速发展,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水稻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从而导致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