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2.学会时差的计算方法,理解日期的变更。3.结合材料分析,正确认识运动物体偏向的影响。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2)形成原因:地球自转,且地球自身不透明、不发光。(3)交替周期①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②意义:昼夜交替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昼夜交替影响人类的作息,因此,太阳日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微点拨】假如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即学即练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以下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①地球公转的变化②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A2.B【解析】1.abc三图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应该是二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因此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A正确,BC错误。d图看不出晨昏线和经线的关系,因此无法判断④地昼长情况,D错误。故选A。2.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般,因而出现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各点依次自西向东穿过晨昏线,因而出现昼夜交替现象,②③正确。B正确。地球公转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导致地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这不是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①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2.时差(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规律(3)时区与区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区时时区属性时间范围产生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关系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微点拨】图示法求时间: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