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探析_吕姗姗.pdf
下载文档

ID:357293

大小:1.29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档案学 专业课程 思政高 质量 发展 探析 姗姗
业 务 研 究5档案管理1/2023总第260期档案管理投稿信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2档案学专业具有天然的思政基因,依托丰富的档案信息文化资源、健全的国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完备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推动档案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培养知中国、爱祖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时代新人。1 课程思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随着思政教育的走实走深,高校着力探索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全面拓展,依托学科专业资源,整合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释放知识能量,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4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5课程思政建设要寓思政教育内容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之中,引领学生将自身成长融入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发展,激发学生志存高远、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 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档案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国家和组织的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是世代相传、不可替代的社会记忆和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档案学专业拥有厚重的人文传统和鲜明的价值理性,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6档案学专业课程富含天然的文治教化基因、丰厚的历史文明底蕴和饱满的家国人文情怀,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有利于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结合专业特有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档案资源、健全的国家档案事业等特色优势,深度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把课堂变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金课”,让学生在丰富档案学识、增长档案见识的同时,定理想信念、涵人文精神、养家国情怀、树职业认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华文明传唱者、家国文化创新者、专业未来建设者。第一,通过介绍档案的历史、文化、信息、数据、知识、记忆资源质性及其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力以及档案事业的基础性支撑地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国家观、价值观、人生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二,通过介绍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文化遗产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建设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悟档案工作在促发展、惠民生、增活力中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贡献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和专业报国热情;第三,通过展示馆藏档案资源,彰显我国悠久灿烂多元的文化足迹与文明轨迹,让学生认识丰富、独特的中国档案专业文化现象,感受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社会记忆、人文情怀,弘扬档案的文化价值,树立档案文化自信;第四,通过讲授档案信息化建设,让学生感受档案工作发展、档案科技成摘 要: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核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次质量革命。在诠释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内涵要义的基础上,探索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凸显专业特色、坚持守正创新、善用巧思政,推动档案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释放知识能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档案事业建设者。关键词: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专业教育;思政教育Abstract: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 quality revolution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with the core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soul cultivation,and the integration of value shaping,knowledge teaching and ability training.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notation of the archival scienc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archival scien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notation of the archival science,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construction goal,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highligh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adhere to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make good use of ingenious thinking,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work in the same direction,emphasize value guidance i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release knowledge energy in value dissemination,and cultivate socialist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ability in areas such as morals,intelligence,physical fitness,work and aesthetics and builders of archives.Keywords:Archival scienc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Professional education;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探析吕姗姗,金 波,杨 鹏DOI:10.15950/ki.1005-9458.2023.01.011 业 务 研 究档案管理1/2023总第260期果、档案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转型,深刻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进阶功能,增强档案事业发展自信和创新精神;第五,通过档案专业实践,引导学生关心现实问题、关注前沿动态,掌握档案管理业务、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和经世致用济民的服务奉献意识。3 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思考3.1 明确建设目标。专业思政是对专业人才培养功能的新认识,强调专业人才培养要把育人要求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质量评价等方面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方向引领行动,需要明确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立足当代,把握前沿,在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合格产品”“高质量产品”,避免生产出“次品”“残品”“废品”,严防“危险品”。基于此,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为重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之中,着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性、适应性与时代性,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人文情怀、信息科学素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并能适应未来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2 强化顶层设计。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与总体安排,对接重大国家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造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国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档案学专业课程整体性部署。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引领、指导、监督职责,依托“档案学虚拟教研室”“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联盟”等平台,积极推广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与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实践研讨,交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建设方案,实现全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联动。各档案学专业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实施路径,着力打造“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一批“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树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标杆”。2021年、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山东大学连续举办“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探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学科融合背景下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推动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3.3 凸显专业特色。档案学专业具有“人文”“管理”“技术”三重属性,专业知识体系涵盖战略、政策、法规、技术、人文、安全、伦理、管理等诸多方面,与思政教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是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色与实践特色,充分挖掘课程建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逻辑,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彰显民族特色。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要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传播中国声音,凝练中国独特的档案思想、档案经验、档案制度,建构中国特色的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思政育人中,有机融入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等经典文化,弘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传播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民族精神,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二是发挥资源优势,体现行业特色。档案资源的独特性是档案学科赖以生存发展的水之源、木之本、塔之基,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科学文化,紧密结合档案事业发展实践与行业动态,借助人工智能、数字人文、AR、VR、MR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档案资源可视化展演与全景化呈现,提升专业课程思政历史文化性与时代前沿性,彰显档案专业特质。三是挖掘各地亮点,打造品牌特色。充分挖掘各地区各高校蕴含的档案史料、校史文化与名家名师,如利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会址”“中央文库”等纪念场馆与档案文献,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吴宝康、上海大学的钱伟长、吉林大学的黄大年等杰出人物,打造具有各高校特色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品牌。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