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效的倾听太多的人把倾听技能作为一种理所当然具备的能力。他们把听与倾听混为一谈。二者有何差别?听主要是对声波振动的获得,倾听则是弄懂所听到的内容的意义,它要求对声音刺激给予注意、解释和记忆。一般人的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5字~200字。但是,倾听者平均每分钟可以接收400字以上的信息。这就使得在倾听的时候留给大脑很多空闲时间,使其有机会神游四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正意味着他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来利用“这段空闲时光”。下面的8种行为与有效的倾听技能有关。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倾听技能,请把这些行为作为行动指南:1、使用目光接触。当你在说话时对方却不看你,你的感觉如何?大多数人将其解释为冷漠或不感兴趣。你用耳朵倾听,别人却通过观察你的眼睛判断你是否在倾听。2、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有效的倾听者会对所听到的信息表现出兴趣。如何表示?通过非语言信号。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与积极的目光接触相配合,向说话人表明你在认真倾听。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表现出感兴趣的另一做法是避免那些表明思想走神的举动。在倾听时,注意不要进行下面这类活动:看表,心不在焉地翻阅文件,拿着笔乱写乱划等等。这会使说话者感觉到你很厌烦或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也表明你并未集中精力,因而很可能会遗漏一些说话者想传递的信息。4、提问。批判性的倾听者会分析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这一行为保证了理解和准确,并使说者知道你在倾听。5、复述。复述指用自己的话重述说话者所说的内容。有效的倾听者常常使用这样的语句:“我听你说的是……”或“你是否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要重述已经说过的话呢?有两个原因。首先,它是核查你是否认真倾听的最佳监控手段。如果你的思想在走神或在思考你接下来要说的内容,你肯定不能准确复述完整的内容。其次,它是精确性的控制机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说者所说的内容并将其反馈给说话的人,可以检验自己理解的准确性。5、避免中间打断说话者。在你作出反映之前先让说话者讲完自己的想法。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去猜测他的想法,当他说完时你就会知道了。6、不要多说。大多数人乐于畅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聆听他人所说。很多人之所以倾听仅仅因为这是能让别人听自己说话的必要付出。尽管说话可能更有乐趣而沉默使人不舒服,但我们不可能同时做到听和说。一个好听众知道这个道理并且不会多说。7、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对于在报告厅里听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