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文化Chinafinancialculture第五章中国纸币文化本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中国纸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能力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从纸币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得失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基本文化素养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与训练,养成创新的思维,培养勤于思考和乐于探究的态度。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1晚清时代的纸币发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随着列强军事上和经济上的不断入侵,外国纸币也开始流入中国,这些纸币或从殖民地流入,或由外国银行的境内分行直接发行。光绪年间清政府在货币制度上力图进行改革,在纸币上,为了应对外国纸币的不断入侵,清末时期开始学习西方建立银行制度并发行纸币以应对其竞争。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1晚清时代的纸币发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开始发行“银两券”;1908年,“户部银行”改成“大清银行”,成为清政府官方货币发行银行,所发行纸币改称“大清银行兑换券”。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2中华民国政府的纸币发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纸币发行上十分混乱,革命之初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币制上各自为政。•北伐战争后主要进行货币改革,建立银本位制。•1935年以后放弃银本位制,进行法币改革。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2中华民国政府的纸币发行•法币的功和过功:完善币制,稳定经济。过:管理混乱,后期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并波及到其后的继任者金圆券、银圆券的剧烈通货膨胀。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3民国时期的其他纸币1.日伪占领区发行的纸币1931年9.18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在军事上不断鲸吞蚕食中国土地的同时,经济上也不断对占领区进行掠夺,其所发行的货币成为侵略中华的一个帮凶。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发行的纸币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政府印制的“军用票”,另一种是通过日伪银行发行的纸币。直至日本战败投降,两种货币都有着巨大的发行量。5.2近代中国纸币制度的演进5.2.3民国时期的其他纸币2.民间的“纸币”--私票私票指的是未经政府法律规定所允许的、而由地方各种机关、或由一些金融、商业、企业机构及个人所发行的,仅能在固定地区流通的,类似于纸币的价值符号,钱庄、票号、当铺、小型商业银行、商业部门、商会等都是私票的发行单位。私票在民国前期也曾经流行一时,成为货币流通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