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35642

大小:2.24M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限时 集训 遗传 分子 基础 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六)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3·潍坊期末)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采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作实验材料 B.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 C.都遵循了相同的实验设计思路 D.体外转化实验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单独观察每一种物质对R型细菌的作用;格里菲思实验的思路是对R型细菌和S型细菌对小鼠的作用进行比较,两者的设计思路不同。] 2.(2023·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都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B.在该实验操作中延长保温时间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C.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D.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给大肠杆菌提供氧气 A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都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A正确;在该实验操作过程中,若延长保温时间会使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升高,B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部分带有32P标记,C错误;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让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外壳分离,D错误。] 3.(2023·泉州单科质检)1个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的噬菌体(  ) A.有35S,部分有32P B.有35S,全部有32P C.无35S,部分有32P D.无35S,全部有32P D [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传递给子代,故子代噬菌体没有35S 。子代噬菌体合成核酸时使用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体内的核苷酸,所以所有子代噬菌体都有32P 。] 4.某同学制作如图所示物理模型,该模型不能表示(  ) A.RNA局部结构    B.RNA逆转录中 C.DNA局部结构 D.DNA转录中 C [模型中有碱基U,DNA局部结构不可能有U,因此C错误;tRNA具有配对结构,转录和逆转录都会出现图示配对结构,因此A、B、D正确。] 5.下图为某基因模板链(α)与其转录出的mRNA链(β)杂交的结果示意图。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模板链与mRNA形成杂交分子需RNA聚合酶催化 B.互补区中α链的嘌呤数与嘧啶数比值与β链相同 C.三个环表明该基因可编码三种蛋白质 D.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D [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链的形成,即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模板链和mRNA 分子形成杂交分子,是在碱基间形成氢键,不需要酶的催化,A不合理;碱基互补为一种嘌呤(如A)与一种嘧啶(如T)对应配对,故互补区中α链的嘌呤数与嘧啶数比值为β链的倒数,B不合理;三个环的形成代表模板链上三个区域不转录,该区域不编码蛋白质,一个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故C不合理,D合理。] 6.(2023·天水检测)下图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中可以发生图①②③所示过程 B.图④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C.在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通过②③过程形成的产物完全不同 D.图②③所示过程中均会发生碱基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D [口腔上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图①所示DNA复制过程,A项错误;图④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是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可能合成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等,C项错误;与图③相比,图②所示过程中具有T—A配对,D项正确。] 7.(2023·海南高考)下列与蛋白质、核酸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核糖体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B.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多个金属离子 C.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D.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产生多个RNA分子 A [一个核糖体上一次只能合成一条多肽链,A错误;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多个金属离子,如一个血红蛋白含有四个亚铁离子,B正确;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多肽链,C正确;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不同基因可以转录产生多个RNA分子,D正确。故选A。] ○8.(2023·衡水中学四调)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在侵入宿主细胞(真核细胞)后,只有当宿主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时,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由逆转录而来)才能接触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另外,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复制病毒RNA的必经阶段。下列相关推理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外形成 B.若逆转录病毒侵入不增殖的细胞,则该病毒不能繁殖 C.合成逆转录病毒的RNA时,遗传信息由RNA→RNA D.逆转录病毒繁殖时消耗的ATP,有的可不来自线粒体 C [逆转录病毒的RNA是由DNA转录产生的,不会出现遗传信息由RNA→RNA。遗传信息由RNA→RNA,是非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9.(2023·合肥模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产生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只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B.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C.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D.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 C [该病毒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肯定不是一种,如还有外壳蛋白,A错误;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不是翻译,B错误;该病毒为RNA病毒,并且该RNA能作为mRNA,所以其上含有密码子,C正确;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不存在T与A配对,D错误。] 10.(2023·云南曲靖一中模拟)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C.图中①~⑤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 D.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 [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流向,不能揭示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11.(2023·烟台期末)动物的昼夜节律与周期基因密切相关,该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如右图所示,其编码的蛋白PER在夜间累积而在白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B.②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只能翻译出一个PER蛋白 C.周期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某些细胞中 D.TIM与PER的结合物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 C [①过程表示转录,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A错误;②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PER蛋白,B错误;下丘脑与动物的节律有关,因此周期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某些细胞中,C正确;由图中可看出,TIM与PER的结合物通过影响周期基因的转录来抑制周期基因的表达,而不是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D错误。] ●12.(2023·日照一模)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下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以产生tRNA、rRNA、mRNA三种RNA B.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结合过的tRNA最多 C.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转录也抑制翻译 D.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 B [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核糖体是从mRNA右端向左端移动,因此,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结合过的tRNA最多。] 二、非选择题(40分) 13.(12分)(2023·衡水中学期中)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分别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和________标记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________图。 解析:在标记T2噬菌体时,应先用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后,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被32P标记;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被35S标记,因此甲、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分别是沉淀物放射性高和上清液放射性高。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 T2噬菌体 32P(1分) 35S(1分) 未被标记 (1)B (2)A 14.(14分)(2023·山师附中月考)下图为动物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这些酶通过________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②过程得到的mRNA先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加工后才用于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会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最后得到的多肽链上氨基酸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本图推知:该细胞中核糖体分布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________等。 (3)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_______(填序号)。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核与细胞质基质中的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最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4)由上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解析:(1)①过程表示核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催化,这些酶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②过程为转录,得到的mRNA先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加工后才用于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会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因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后得到的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图中的前体蛋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而线粒体DNA也能在线粒体中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综上所述可推知:该细胞中核糖体分布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质网等。 (3)图中所示的[①]核DNA复制、[②]转录、[④]翻译、[⑥]线粒体DNA复制、[⑦]转录、[⑧]翻译的完成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细胞质中的RNA是以核DNA的1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的;细胞核DNA转录的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翻译,线粒体中存在独立的转录过程,当细胞核与细胞质基质中的RNA同时减少,说明α­鹅膏蕈碱最可能是抑制了②过程。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