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师:田老师考点透视1.1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具体知识要求1.2考查形式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与应用题,占1-5分.知识梳理2.1考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注意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你能够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吗?空气2.2考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外太空很多地方是真空,无法通过声音来直接交流,就是因为真空无法传播声音.知识拓展2.3.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3考点声音的传播速度2.3.2回声(1)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2)听到回声的条件:时间上,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s;空间上,障碍物距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考点突破3.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典题直击A、吹笛子时,笛子内部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该选项错误;B、空气中光速是3×108m/s,声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速远大于声速,该选项正确;C、扬声器发声是纸盆的振动产生的,该选项错误;D、超声波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项错误.故本题选B.例1(2013,恩施)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涉及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响度.例2(2013,深圳)“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点评:本题借助“神十上天、天宫授课”这一历史事件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涉及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音调和响度,是声学的基础性内容,比较简单.涉及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声音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转换法的应用.答案:振动笛管内的空气柱例5如图甲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如图乙,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振动引起的.涉及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