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HISTORY选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总主编曹大为赵世瑜分册主编孙燕京吴伟主要编写人员周福振郭俊李伏媛邓峰徐洋陶贤都陆云贾长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急风暴雨般的革命狂飙,也有跌宕起伏的改革浪潮。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剧烈的社会革命往往与深刻的社会制度更迭相伴而生。改革也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尽管历史上的改革总体上不像社会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那样血火交融、天翻地覆,但它同样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成功的改革首先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代表的发展需要,并且促进了思想解放。在中国战国时期,正是基于商鞅和秦孝公等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大胆变法,才为秦国最终奠立了大一统伟业。19世纪中期的俄国、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都多少感受到了欧美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及伴之而来的坚船利炮的威胁,希望挽救危局,跟上时代步伐,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导读实践活动。从近代欧洲的俄国、亚洲的日本,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华大地,哪一场改革不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社会实践,就决不是几个改革者单枪匹马的活动,群众同样是改革的推动者。尽管改革通常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但真正取得成就的改革,终归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成功的改革是全社会的互动。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先进的思想为自己铺路开道。日本明治维新的推动者,把寻求救国良方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欧美先进的物质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变法的先驱康有为、梁启超,在实施变法之初,就已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并力图将其糅入变法的具体主张。历史一次次把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既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在改革的征途上,必然荆棘丛生,障碍重重,甚至会发生新旧势力激烈的斗争。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