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高频考点39植被与土壤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据此完成1~2题。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3.沙丘1~2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4.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2023·山东德州市模拟]乌拉尔甘草是荒漠地区优良的药用和防风固沙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20~80cm,水分条件是影响其生长的关键因素。某研究团队在宁夏盐池县将同一地块分为5份样地,分别种植不同密度的乌拉尔甘草。下图示意不同种植密度下乌拉尔甘草生长初期(5月)、末期(10月)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及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5~7题。注: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越大,表示土壤含水量变化越剧烈,反之越小。5.乌拉尔甘草生长初期种植密度小的样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蒸腾量B.季节降水量C.土壤透水性D.地表蒸发量6.该地块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的深度是()A.20~40cmB.40~60cmC.60~80cmD.80~100cm7.推测该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协调的乌拉尔甘草种植密度是()A.90000株/hm2B.120000株/hm2C.180000株/hm2D.210000株/hm2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图”,下表为“部分土壤类型分布区域的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8~10题。土壤类型年均温(℃)年降水量(mm)褐土11~14500~700棕壤8~12600~1200黄棕壤14.5~16.4800~13008.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