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四)(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元素参与构成核糖体B.钠元素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C.大量元素钙参与构成骨骼D.氮元素参与构成所有的光合色素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周围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属于的细胞结构及小囊泡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A.高尔基体、蛋白质和磷脂B.高尔基体、纤维素和果胶C.内质网、蛋白质和磷脂D.内质网、纤维素和果胶3.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4.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水杨酸(SA)对“弯钩”的形成有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土前,“弯钩”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快B.破土后,“弯钩”外侧的生长速度比内侧快C.破土前后,“弯钩”的生长状况可说明拟南芥“弯钩”内侧生长素分布多D.SA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拟南芥顶端“弯钩”的形成5.孟德尔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得F2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为验证他的基因分离假说,让F2继续自交产生F3,通过观察F3的表现型进行检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中有一半的植株能够稳定遗传B.F2高茎植株中有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C.F2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3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之比为7∶36.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