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租赁本土化思考2分时租赁概念在国内已逐渐被消费者认知,众多车企亦在考虑试水进入。而由于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用车成本结构和替代方案定价皆与成熟市场有所差异,如何抓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特性,明确业务定位,打造相应的运营模式,是放在国内车企面前的重要课题。分时租赁市场的驱动因素消费者的需求和认可是分时租赁消费兴起的根本原因,埃森哲认为,以下三大因素是国内消费者考虑分时租赁服务的主要动因:汽车行驶里程的缩短和用车成本的提升根据埃森哲研究,以一台典型的30万元售价的轿车为例(图1),当年行驶里程低于1万公里时,分时租赁在总体出行成本中要低于消费者购买车辆。考虑年用车成本(人民币)年行驶里程数(公里)分时租赁车私家车出租车1.http://auto.sohu.com/20160229/n438802143.shtml2.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319/14278234_0.shtml大型城市日益升高的停车费用,车牌费用,甚至未来可能出台的拥堵税,对于普通消费者甚至增购型消费者来说,分时租赁的移动出行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的用车方案之一。出租车“一车难求”在图1中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国内的人口红利长期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出租车价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埃森哲认为,由于出租车规模受到监管限制,加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未来中国出租车市场存在10-20万台的需求差距。大型城市中,在特殊天气、上下班高峰、部分需求集中的地区,出租车“一车难求”的现象将近一步加剧。未来分时租赁可以很好地起到替代作用。限牌政策下的无奈选择目前国内的8个主要限牌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贵阳、石家庄),一牌难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北京的摇号中标率仅0.15%,1而上海的拍卖中标率也只有3.8%。2大量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出行替代方案,其中分时租赁成为了年轻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的方案之一。埃森哲市场研究表明,在北京和上海,目标消费群对于分时租赁业务的感兴趣比例高达70%。分时租赁市场的未来前景分时租赁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试水较早的整车厂如奔驰、上汽等均在一二线城市开展了业务试点。据埃森哲统计,目前国内市场运营的分时租赁车辆规模在3000台左右,占整体汽车保有量的万分之零点二,参照成熟市场发展经验(图2),美国在经历了十年的分时租赁推广后,分时租赁渗透率达到了万分之一。我们预测,至2020年,中国分时租赁市场的车队规模将达到万台级的水平。分时租赁的主要模式参照成熟市场,目前分时租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