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全球视野本土智慧行业研究Page1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新能源[Table_IndustryInfo]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列报告之二超配(维持评级)2015年08月12日[Table_BaseInfo]一年该行业与沪深300走势比较0.71.11.52.02.4A-14O-14D-14F-15A-15J-15新能源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列报告之一:紧随潮流,顺势而上》——2015-06-02《能源互联网专题报告-能源互联网,风兮渐近》——2015-04-21《行业重大事件快评:能源局特急文价下发,风电行业加码》——2015-04-08《储能专题研究:电池路线百花齐放,系统集成考验功底》——2015-03-16《核电专题研究:从源头治霾,首选核电》——2015-03-03证券分析师:杨敬梅电话:021-60933160E-MAIL:yangjmei@guosen.com.cn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1030001联系人:徐行余电话:021-60933160E-MAIL:xuxyu@guosen.com.cn独立性声明: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其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Table_Title]行业专题群雄割据,各显神通充电市场正处在爆发的前夜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放大、政策的推动,相关产业标准的出台,正在让电动汽车产业有条不紊的一步步走向成熟。遥不可及的天花板,诱人的商机,都吸引着各方资本对这个产业的关注。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支持,充电市场的完善应适度先行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而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也预示着充电市场的爆发。这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充电桩不仅仅是“充电”目前的充电市场正处在快速扩张阶段。由于充电设施具有稀缺性,刺激着各方抢桩布点。各自的商业模式也都在探索之中。目前充电桩的盈利模式测算基于充电电费+服务费。但是从长远来看,充电设施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成为大数据的入口,或者说“车联网+桩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结合点。能源互联网下,充电站经营上有望从单纯的充电服务向数据服务、信息服务等模式转变。电气设备企业的抢滩登陆电气设备企业是进入这个领域最早也会是最有竞争力的群体。相较于国网南网,他们有着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活力。相较纯粹运营商,他们更有坚强的实体、扎实的技术、成熟的销售体系和客户基础作为支撑,在未来可能的整合中脱颖而出。商业模式各有不同我们探寻了有代表性充电桩企业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易事特、普天新能源等经营模式的异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