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地方标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第四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21〕588号)提出的任务要求制定,立项名称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导则》。本标准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并组织实施,由上海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长宁区民政局、闵行区民政局。二、标准编制目的和意义截至2022年底,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553.66万人,占总人口36.8%,老年人口占比几乎达到了全国两倍水平。老年性认知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上升,患病的风险逐渐加强,并且不可逆转。按照国际经验比例推算,上海有超过30万认知障碍患者。上海从2018年开始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的相关服务,通过在养老机构内建立认知障碍专区,在街镇层面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共同构建属于上海本土特色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目前国内以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为主要内容的标准,主要2集中在养老机构内照护规范的建立,而针对更大范围的社区和居家养老领域,没有认知障碍家庭支持和服务规范。上海自2019年起创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先后有4批次共170个街镇已启动试点建设,并将于“十四五”末实现街镇全覆盖。通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归纳出了一套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老年认知障碍服务的工作方法。整体来看,大部分街镇通过与专业社会组织和机构合作,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发展路径、步骤及各阶段任务目标较为清晰。在四年试点探索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社区资源支持项目开展,工作开展系统专业且扎实有效,并形成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专业亮点和特色经验模式或方法。但仍有部分街镇对工作方法和服务内容理解不够,在专业服务队伍的创建、友好化氛围的传播,以及支持体系培育机制、项目管理方法上缺少系统化探索和总结,围绕个案管理未形成稳定的全流程服务闭环支持网络。本标准是对过去四年来上海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可以指导街镇统一工作思路,发展完善服务队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社区全流程服务体系,增强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氛围,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为该群体营造一个安全居住、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