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测量实验目的:本实验介绍单光束散斑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应用此技术测量激光散斑的大小和毛玻璃的面内位移.实验原理1.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图2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都要散射光。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散斑场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也称客观散斑),另一种是由透镜成象形成的(也称主观散斑)。2.激光散斑光强分布的相关函数的概念如图3所示激光高斯光束(参见附录1)投射在毛玻璃上(,),在一定距离处放置的观察屏(x,y)上的形成的散斑的光强分布为I(x,y)。(1)自相关函数1图2激光散斑的产生(图中为透射式,也可以是反射式的情形)ZX1X0Z假设观察面任意两点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1,y1),I(x2,y2),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为:G(x1,y1;x2,y2)=〈I(x1,y1)I(x2,y2)〉(1)其中I(x1,y1)表示观察面上任一点Q1的光强,I(x2,y2)表示观察面上另一点Q2上的光强,〈〉表示求统计平均值。根据光学知识我们知道:(x,y)=U(x,y)U(x,y)(2)式中U(x,y)表示光场的复振幅。当玻璃板表面足够粗糙(毛玻璃)时,根据散斑统计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G(x1,y1;x2,y2)=〈I(x1,y1)〉〈I(x2,y2)〉+〈U(x1,y1)U(x2,y2)〉2(3)=〈I〉2[1+(x1,y1;x2,y2)]式中(x1,y1;x2,y2)=〈U(x1,y1)U(x2,y2)〉2〈I〉2称做复相干系数。由于激光器出射的光斑为高斯分布的(参见附录1),根据衍射理论可推出其复相干系数为:(x1,y1;x2,y2)=exp(-(x2+y2)S2)(4)式中x=(x2-x1),y=(y2-y1),(3)式化为:G(x,y)=〈I〉2[1+exp(-(x2+y2)S2)](5)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自相关函数为:2其中S的意义即代表散斑的平均半径。这是一个以1为底的高斯分布函数。从附录2中可以知道S与激光高斯光斑半径W(在毛玻璃上的光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