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迫振动共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阻尼振动,阻尼振动的图像的特点。2.知道什么是受迫振动,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3.知道什么是共振以及发生共振的条件。能够解释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2.探究和验证过程中掌握观察、总结、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3.经历科学规律探究的过程、认识探究的意义、尝试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受迫振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3.体会自然现象背后的奇妙规律,培养求知欲极学以致用的精神。【教学重点】受迫振动时其频率跟驱动力频率的关系,共振。【教学难点】受迫振动时其频率跟驱动力频率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塔科马大桥垮塌”和歌手唱歌震碎玻璃杯视频,引起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秘密的欲望。秘密需要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揭开,我们已经学过简谐振动的两种模型。二、新课教学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回复力,是振动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如果振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此时的振动叫做固有振动,其振动频率称为固有频率。我们知道系统的固有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与振幅的大小无关。简谐振动是理想化的运动,不考虑阻力,机械能守恒。但实际上所有的振动都会受到阻力,我们荡秋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演示实验:水平弹簧振子做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师:这种由于能量的损失导致的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一)阻尼振动1.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同学们能不能参照用砂摆作简谐振动图像的实验,画出阻尼振动的振动图像?2.阻尼振动的x-t图象我们用传感器做出弹簧振子的阻尼振动图像,请与自己的图像比较并总结图像特点:根据图象我们可以看出阻尼振动的特点是什么?阻尼振动特点:①振幅减小,表示机械能减小;②最终会停止振动。(二)受迫振动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让阻尼振动能够持续的振动下去呢?比如荡秋千?观看演示并总结出:1.驱动力:作用于质点的周期性的外力。2.受迫振动: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机器运转时底座发生的振动、扬声器纸盆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师:请你再列举出几个受迫振动的实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热烈地讨论交流(老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对具体现象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先不下定论。)几分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