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4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4.1基于需求不同的贸易理论4.2产业内贸易理论4.3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4.1基于需求不同的贸易理论假设甲、乙两国在生产方面的能力是完全相同的,即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两国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需求偏好不同产生的贸易YB′ⅣA′ⅡEC′ABⅢPWⅠOX如果两国进行分工和贸易,两国都能够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4.2产业内贸易理论4.2.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和测度4.2.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4.2.3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4.2.4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4.2.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和测度(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同产业间贸易相比较,产业内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有非常高的相互替代性。二是进口国和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别。(2)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程度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测度。计算公式为:MXMXT13.2.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或称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是指一国产出水平增长的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扩大时,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下降,即规模经济或称规模报酬递增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下的贸易YB′EY2Y1APAOX1X2BX4.2.3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的产品,由于类似而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互相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又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4.2.4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1961年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其基本思想:人均收入越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越强,贸易交往越密切;而人均收入的差异则是贸易发展的潜在障碍。工业制成品贸易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需求相似与可贸易区间qαCAβDBEFOYaYbYcY4.3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4.3.1技术差距论4.3.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差距论的主要观点技术差距(技术创新国,技术模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