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第一节概述一、业务分类•(一)银行性业务•(二)管理性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中外资产负债表比较•1、中国人民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外汇资产,其次是对金融机构债权。最主要的负债是各类存款,其次是发行货币。•2、美国、德国、日本中央银行资产第一位都是有价证券;负债业务中,占第一位的是发行货币。•(二)差异原因•外汇占款过多,而我国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业务不发达,再贴现业务不发达,只能依靠吸收较高的存款准备金来对冲。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存款准备金•(一)目的与意义(二)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现金、法定准备,超额准备。•有时也可用国债及其他流动性资产充当。(三)确定存款资金计提的基础(三)确定存款资金计提的基础•(1)如何确定存款余额•期末时点数额或期间平均余额。•(2)如何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当期准备金账户制•前期准备金账户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为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即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将存款准备金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既可以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提供缓冲机制,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二、货币发行业务二、货币发行业务•(一)发行原则•1、垄断发行•2、有一定的发行准备保证•3、弹性货币供应原则(二)发行渠道(二)发行渠道•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中央银行政府流通中现金(基础货币)(购买国债)••国外•(购买外汇)(三)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三)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定义•纸币与哪种资产保持数量关系•2、发行准备的构成•现金准备:包括黄金、白银、外汇。•证券准备:合格的有价证券,一般为政府债券。•3、发行准备率•(1)比例准备制度:•包括固定比例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