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光谱——氘原子光谱19系04级姓名刘畅畅日期2006年4月7日、14日学号PB04204051实验目的:本实验以氘原子光谱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同位素光谱的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及其在微观测量中的应用。实验原理:一.氢和它的同位素的光谱形成及特点。根据玻尔理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即具有分立的能级。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原子释放出能量,并以电磁波形式辐射。氢和类氢原子的巴耳末线系对应光谱线波数为:(1)其中为原子核质量,为电子质量,为电子电荷,为普朗克常数,为真空介电常数,为光速,为原子序数。因此类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可写成:(2)若,即假定原子核不动,则有:(3)因此,(4)由此可见,随原子核质量变化,对于不同的元素或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值不同。对影响很小,因此氢和它的同位素的相应波数很接近,在光谱上形成很难分辨的双线或多线。二.氢和氘的里德伯常数。设氢和氘的里德伯常数分别为和,则:氢、氘光谱线的波数、分别为(5)(6)氢和氘光谱相应的波长差为(7)因此,通过实验测得氢和氘的巴耳末线系的前几条谱线的谱长及其波长差,即可求得氢与氘的里德伯常数和。根据式(4)有:(8)(9)其中和分别为氢和氘原子核的质量。式(8)除以式(9),得:(10)从式(10)可解出:(11)式中为氢原子核质量与电子质量比,公认值为1836.1515。因此将通过实验测得的代入式(11),可求得氘与氢原子核的质量比。三.实验方法实验中,用氢氘放电管作为光源,用摄谱仪拍摄光谱。氢氘放电管是将氢气和氘气充入同一放电管中,当一定的高压加在放电管两极上时,管内的游离电子受到电场作用飞向阳极,并因此获得越来越大的动能。当它们与管中的氢、氘分子碰撞时,使氢氘分子离解为氢原子和氘原子,并进入激发状态,当它们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光辐射。测量谱线波长采用线性插入法。实验内容与分析:一.熟悉仪器的结构、各调节旋钮的作用及仪器的特性参数(1)根据分光方式不同,摄谱仪可分为光栅摄谱仪和棱镜摄谱仪两类,它们都可用于拍摄氘光谱。WSP-1型两米光栅摄谱仪的特性参数如下:工作波段为,仪器焦距,拍摄氢氘光谱使用一级闪烁波长、的光栅,仪器一级光谱线色散率的倒数为,谱面全长,因此一次摄谱范围为。(2)氢氘放电管,摄谱仪的光源,由调压变压器和霓虹灯变压器点燃。(3)映谱仪,又称光谱投影仪,是放大光谱底板的仪器,主要用于光谱谱线测量。(4)阿贝比长仪,是阿贝设计的精密计量仪器,用于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