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陈杨PB05210097物理二班实验题目:G-M计数管特性的研究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掌握G-M计数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其主要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要学习有关使用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则。实验原理:G-M计数管的特性G-M计数管的主要特性包括坪曲线、死时间等。(1)坪曲线正常的G-M计数管在强度不变的放射源的照射下,测量计数率随阳极和阴极间外加电压的关系,得到如图4.3.1-2所示的曲线,称为坪曲线。由图中看出,在外加电压低于V0时,粒子虽然进入计数管但不能引起计数,这是因为此时所形成的电压脉冲高度不足以触发定标器的阈值。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计数管开始有计数,此时对应的外加电压V0,称为起始电压或阈电压。随着外加电压的继续升高,计数率也迅速增加,但外加电压从V1到V2这一范围内,计数率却几乎不变,这一段外加电压的范围称为坪区,V1-V2的电压值称为坪长。计数管的工作电压就应选择在此范围的重点附近。一般有机管的坪长约150V~200V,其实电压约在800V~1100V。而卤素管坪长仅约100V,起始电压约在280V~350V范围。不过计数管的坪区也并非完全平坦,随着外加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计数率也稍有增加,如电压从V1升至V2,计数率也从N1升至N2。其原因主要是猝灭不够完全,即猝灭气体的正离子到达计数管阴极时有少数也还可能产生次级电子,引起假计数。这些假计数是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的。为了表示这一特性,定义坪斜T为(1)式中各量的意义在图4.3.1-2中已标出。坪斜T的意义为当坪长每增加1V时,引起计数率增加的百分率,一般要求合用的计数管T<0.1%V-1。当计数管两极上所加电压超过V2时,计数率会明显上升,这说明已进入连续放电区,猝灭气体已失去作用。此时计数管不能正常使用且很容易损坏,实验中应尽量避免外加电压超过坪长区域。通过测量计数管的坪曲线,可以得出计数管的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参数,并可选择正确的工作电压。(2)计数管的死时间和实效时间如果放射源的活度合适,可用触发扫描示波器观察计数管输出脉冲波形,如图4.3.1-3所示。图的横轴是扫描时间,纵轴是脉冲信号幅度,由图可看出,在第一个大脉冲之后有一系列由小逐渐变大的脉冲。在第一个大脉冲的宽度tD时间之内,计数管内正离子鞘离阳极还很近,管内电场较弱,即使有离子进入管内也不能引起放电,不会形成脉冲,因此称tD为死时间。随着正离子鞘离开阳极的距离增大,管内电场稍有恢复,此时若有粒子进入计数管内,就能引起放电而形成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