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6系PB06210436甄海洋29组实验题目:偏振光的研究实验目的:1、线偏振光的产生与鉴别:2、圆偏振光的产生与鉴别:3、椭圆偏振光的产生与鉴别:4、马吕斯定律。实验原理:l、非金属面的反射和折射当入射角是某一数值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这时的入射角叫起偏角,起偏角的数值和反射物质的折射率有如下关系:此关系称为布儒斯特定律.2、波片与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表面,会产生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象,这时非常光e和寻常光o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但速度不同,因而从晶片出射时会产生相位差式中为单色光波长,n0和ne为0光和e光的折射率,L为晶片厚度.由于o、e光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取e光轴为z方向,沿x轴、y轴的光矢量分别为Ex和Ey,则有因此(1),为线偏振光。(2),为线偏振光;偏振光的研究(3),为正椭圆偏振光;(4)不等于以上各值时,为椭圆偏振光.(以上K=0。1,2,…)对某一波长的单色光产生相位差的叫作1/4波片。当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l/4波片时,且其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成角,如图1所示,由于0光和e光的振幅是的函数,合成振幅A因角的不同而不同。(1)=o或时,A。=o或Ae=o,为线偏振光;(2)=时,A。=Ae,为圆偏振光;(3)为其他角度时为椭圆偏振光.对于任意的角,相应的光强有:(4)图1此即为马吕斯公式,或马吕斯定律。显然0光和e光的光强之比为:实验内容:1.安装与调试2.起偏3.消光,光强为零时,检偏器角度为296°4.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实验图:偏振光的研究30度45度60度偏振光的研究75度90度实验总结:1.对于上图,在与消光位置呈45°时,满足相位差相差/2的奇数倍,因而该位置的偏振光应为圆偏振光,而其余的各个角度,均不满足上述条件,所形成的光应为椭圆偏振光。2.实验初期检偏器没有放好,其界面与光线所呈的角度不是90°,故而起初在检偏器转动的时候实验误差比较大,在45度的时候,产生的图形也并非是个圆,浪费很多时间且没有调试出来意想的效果。3.关于实验的校正,预习的不够充分,未能理解修正的含义,致使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数据修正做的不好,这也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4.做实验前尚未学到第五章,对于光的偏振的了解仅限于高中知识,因而比较陌生,原理不是很清楚,故而给实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